在我国医疗体系中,诊所一直占据着独特且重要的位置。它是医院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离居民最近的医疗单位。 近年来,随着办医环境的改善,我国民营诊所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到2023年末,全国共有民营诊所27.6万个,相较于2018年的18.9万个,总量大幅增加,然而,民营诊所的日接诊量仅为19.1人次,资源投入与产出存在极大失衡,据统计,71%诊所每月业务收入在20000元以下,处于艰难维持生存的困境。 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医疗技术的迭代升级和政策导向的不断调整,民营诊所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是转型重获新生,还是因循守旧被时代抛弃,这是每个民营诊所都必须谨慎面对的选择。 接下来,以诊所检验业务为例,我们聊一聊民营诊所如何打造自身特色,实现业务转型升级和盈利增长。 前段时间,针对“关于开放诊所检验检测业务限制”的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卫健委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支持诊所与第三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合作开展检验业务,以推进区域检验资源共享,促进落实分级诊疗”。 这一政策为民营诊所突破检验业务同质化的困境带来了强有力的契机。之前,绝大部分诊所仅做一些简单常规的检验项目,包括血检、尿检、生化检验等。这些检验项目只能作为诊所辅助业务,甚至成为诊所的资产负担,让本就经营困难的诊所雪上加霜。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合作,恰恰可以打破检验业务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为诊所带来新的经营思路。 随着大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通过定期检验进行疾病预防早筛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习惯。因此,一项新的、大众需要的检验业务就可能成为诊所新的流量源。比如近年来逐渐盛行的超导心磁图心脏检查,正是符合大众需求的一个流量“明星”。 超导心磁图心脏检查彻底跳出了传统的心脏检查方式,没有创伤,不用注射,也没有辐射,而且设备操作简单,占地空间小,中小型民营诊所都能设立一个检查室,最关键的是,它的检测灵敏度极高,可以提前发现心脏的微循环障碍,将心脏疾病的预防节点再次提前。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这种对身体更友好的心脏检查方式势必会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对于主做社区的诊所,这样一项检验业务不仅能带来新的客流,还能赢得人心。 据了解,美尔斯通超导心磁图仪(MCG)会以设备免费支持、检查佣金分成的方式进行合作,这将极大降低民营诊所的资产负担,帮助诊所进入轻资产运营模式。 诊所无需采购上千万的设备,就能为居民提供前沿的三甲医院级别的心脏检查服务,从而轻松实现服务升维,用差异化服务重构检验业务竞争力,让诊所成为周边社区居民进行身体检验的首选,从而实现诊所业务的快速增长。 检验业务只是服务的开始,在客流增长之后,诊所可以为居民做更多的事情,孵化新的业务模式。 还是以超导心磁图心脏检查为例,当居民检查出心脏隐患后,诊所可以利用距离优势,为居民提供近在身边的慢病管理、心脏健康监测等服务,让贴心专业优质的健康服务成为诊所新的盈利增长点。另外,诊所还可以和公立医院达成合作,如签约医供体承接转诊需求,为心脏检查结果异常的居民提供更深度的治疗服务。 总的来说,民营诊所不会死,只要正确转型,就能焕发新生。以上的转型策略都指向一个核心逻辑:未来,民营诊所必须放弃大而全的幻想,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在专科化、精准化、服务化中建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诊所不死,只是转型——从超导心磁图心脏检查看民营诊所的转型逻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irsource.cn/news/2745.html